智慧宁津9月9日讯 9月9日,宁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会利带领相关委室负责人、部分县人大代表视察全县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。
视察组先后到李家园坑塘截污管道项目、污水处理厂、大柳镇农村供水提质工程项目现场、众兴水厂和第一水厂建设工地、御园小区地热井供暖工程实地视察,听取县综合行政执法局、县水利局、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情况汇报,详细了解我县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。
张会利强调,视察组成员要聚焦宣传,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,认清水资源与推动宁津高质量发展的关系。要聚焦开源,拓宽饮水渠道,切实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。要聚焦节流,提高全社会节水用水意识,努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。要聚焦治污,做好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作,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要聚焦管水,坚持依法治水管水,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,对全县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。
李家园坑塘截污工程简介
李家园坑塘位于振华大街以南津泉路以东,池塘西北角有一处污水口,每天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,经常排出黑水臭水,池塘周围,经常臭气熏天。
针对以上问题我县已将环李家园坑塘截污管涵项目列入2021年城建计划,拟采用主干截污、支管收集的方式,将污水引至已建成的振华大街污水主管网,从源头上根除污水。同时,拟在李家园坑塘西北角及西南角,新建截流管网385米,箱涵112米,并配套新建一体化泵站1座,将污水排入振华大街污水管道,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,掐断污染源,还李家园坑塘绿水清岸。
工程总量为新建一座泵站;新建约700米的污水管道,其中砖涵110米,定向钻拉管500米,顶管80米。目前工程进度为:1.污水管拉管施工约500米,已完工。2.砌筑砖涵110米,已完工。3.泵站沉井第一层井体浇筑完毕,正进行沉井作业。
宁津县污水处理厂
宁津县污水处理厂,位于宁津县城东北部,北临宁津新河、西邻路家沟,由宁津县嘉诚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和宁津北控水质净化有限公司运营,隶属于北控水务集团。总设计日处理能力7万吨,分一、二、三期建设,采用BOT模式,市场化运营。主要用于宁津县城区和部分经济开发区的污水集中处理,处理达标后出水排入宁津新河。
宁津县嘉诚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分一、二期建设,总设计处理能力5万吨/日。一期设计日处理能力3万吨,采用“悬挂链曝气A/O法( BIOLAK)”工艺;二期设计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, 采用“百乐克+A/A/O 二级生化+混凝沉淀+V型滤池过滤”工艺,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。
污水厂三期工程,位于宁津县嘉诚水质净化有限公司东侧,全称宁津北控水质净化有限公司,设计处理能力2万吨/日。该工程采用“改良型A/A/O+高效混凝沉淀+活性砂过滤”工艺,出水水质最终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。
宁津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产,实现了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,有效地改善了城市下游水体断面水质,优化了宁津城市的水资源环境,使宁津新城的天更蓝、水更绿、人更健康,在推动宁津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农村供水提质工程(大柳镇小李村)
宁津县农村村内供水管网长度约3800余公里,多数为2012年前由村民自筹资金建设,普遍已运行10多年,有的已达20多年,老化失修现象严重,跑冒滴漏问题突出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按照轻重缓急,成片改造的思路,全面拉开农村供水管网改造的序幕。
今年投资911万元(其中争取上级资金455万元),用于长官镇、大柳镇29个村庄村内供水管网改造、水表更新。该工程于11月底完工。自明年开始,计划再投资1.46亿元用于全县剩余812个村的村内供水管网及智能化水表升级改造。
宁津县第一水厂项目建设现场
宁津县现有宁津水厂和大柳水厂两座水厂,目前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宁津水厂。宁津水厂以宁津水库为供水水源,主要为城区和南部乡镇供应安全的饮用水,包括两个净水车间:第一净水车间于2012年5月建成投入运营,日水处理能力3万m3;第二净水车间于2014年4月建成投入运营,日水处理能力2万m3。
由于受工艺和用地等因素影响,宁津水厂存在质够量不够、量够质不足的问题,实际供水能力仅能达到设计供水量的70%左右(3.5万m3/天),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多,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水要求。尤其是夏季用水高峰时期,由于用水量大,导致远端居民水压过低,甚至出现停水、断水现象。同时,现有水厂为模块式工艺,耐久性差,现锈蚀严重,缺少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置单元,无法满足水质提升、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要求。因此,宁津第一水厂项目建设势在必行。
宁津第一水厂项目总投资1.6亿元,已成功争取省级债券7200万元,总规模为8万 m3/天,位于宁津水厂南侧,宁德路西侧,占地总面积为85.88亩,水源为宁津水库。第一水水厂建成后,供水水质、水量保证率有较大提高,通过与现状城区、乡镇配水主管联通,可以充分保证全县生产、生活用水,保证城市健康有序发展。目前,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,正在进行图审,计划于10月份开工建设。
御园小区地热井供暖工程简介
御园小区2016年开始修建,2018年1月一期交房,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。
开采地热资源应采灌结合,以灌定采,地热尾水要实现同层回灌,避免地下水污染。新设地热井应同时配套回灌井,回灌井与开采井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、同时验收。用于洗浴、游泳、理疗、康乐的地热尾水不能回灌,应当建设必要的水处理设施。开采孔隙热储型地热资源的回灌率不低于百分之八十。
所有地热生产井和回灌井均应按要求安装计量设施和远程监控系统,对地热水水位、流量、温度、水压等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测;并建立动态监测台账,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地热资源的月开采量、水温、水位等资料。
御园小区采用地热井加水源热泵方式供暖,模式为两采两灌,水源热泵两组,两个开采井和两个回灌井分别位于该小区的四个角落,布局合理,目前供暖面积约10万平方米。2018年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已安装远程监测(电磁流量计)和监控设备,每年对其回灌率和其他数据进行监测。截止目前,该小区已通过市自然资源局及专家验收,取得水利部门的《取水证》,正在根据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要求办理《采矿许可证》。
随着环保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,做好地热尾水回灌工作,对于节能减排与治理环境污染均具有重要意义。我们将坚持“以人为本、生态优先、问题导向、标本兼治”的原则,配合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广泛宣传,营造氛围,提高企业、部门及矿业权人依法勘查开采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地热资源的法律意识,同时做好专项巡查,确保我县地热资源实现有序开发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。
宁津融媒 柴志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