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宁津10月6日讯今年以来,大柳镇四合村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,注重“家风家训家规”建设,通过定规矩、立良俗、摒陋习、扶正气,按照“以点带面、示范带动”的思路,倡导文明新风。
四合村在2016年获评县“婚丧陋俗整治示范村”的基础上,今年先后成立大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等,翻新《移风易俗七字歌》,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涵养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。
“我们在文化广场上写了村规民约、移风易俗宣传标语等内容,我们这个村规民约在原有《移风易俗七字歌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订的,多次征集百姓意见、多次修改而成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百姓知道并理解,同时我们还通过微信群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、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,让村规民约不仅写在墙上,更能融入群众的思想观念中。”大柳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说。
同时,四合村对原有红白理事会进行换届,规定白事三天火化,不雇舞狮队、戏子队,吃大锅菜不动酒;红事礼金提倡不超过十万元,酒席规模在15桌以下,减轻百姓负担。完善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移风易俗的规定,严格落实村组干部和党员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报备制度,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此外,四合村成立由20人组成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,服务队连同村干部、党员按照网格化管理办法,把全村划分4大网格进行逐户宣传,用土方言详细讲解移风易俗重点整治的六大内容。“我们利用中午、晚上等群众闲暇时间,在移风易俗的“阵地课堂”——文化广场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演出、宣讲等活动,不仅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还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不断增强村民树立文明新风的自觉性。”大柳镇党委副书记、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说。
(宁津县融媒体中心“智慧宁津”出品 大柳镇人民政府:董雪)